北京市着力提升抗御火灾和综合应急救援实力
加快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火灾防控体系。要加强首都政治中心区及严格管制区火灾防控,提高准入门槛、提高设防标准、加快疏解清退、大力拆除违章、源头治理隐患,坚决确保消防安全。要严格重点场所分类管控,对高层建筑、地下空间、大型综合体建筑、化工企业和文物古建、地标建筑、国计民生等重点单位特点,实施分类管理、标准管理,提升消防安全“四个能力”。要加强薄弱环节综合管控,加大出租大院、家庭作坊、批发市场、农贸市场、物流仓储等场所隐患问题综合治理,借助疏解非首都功能、治理“大城市病”专项行动,落实查封高危场所、打通消防通道、改造电气线路等标本兼治的有效措施,提高消防安全设防标准。要做实基层末梢网格管控,依托“一村一警、一格一员”机制,配齐专群力量,定岗、定人、定责、定措施,搭建科技平台,实现信息化指挥、精细化管理、精准化防控,提升基层火灾防控能力水平。
着力提升抗御火灾和综合应急救援实力。要抓好市政府第133次常务会议精神和《关于提升本市消防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工作方案》落实,对目标任务进行梳理、量化,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,制定配套政策,落实专项经费,加快推进消防站、培训基地、战勤保障基地、小型消防站、高精尖消防装备配备等重点任务和政府专职消防员招录工作,确保早日落地见效。
全力抓好重大活动消防安保工作。要做好全国“两会”、党的十九大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,转变观念理念,创新手段方法,科学规划,以“工匠精神”完善方案预案,建立横向紧密关联、纵向统一指挥的组织架构和联勤联动机制。同时,要围绕城市副中心、新机场和冬奥会等重大项目建设,主动介入、靠前服务、加强管理,确保重大项目建设消防安全。
北京市昌平区清大东方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声明:文章来源网络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